查看原文
其他

东边野兽:在不远处的田野里有着被低估的能量

凌敏 IDEAT理想家 2022-10-28



在香格里拉森林的土地里,每一颗松茸都能平安度过童年。这源自当地采茸人之间的默契:不采幼茸。除此之外,采摘松茸还有许多规矩,比如要用木棍作为工具而不是铁棍或直接鲁莽地上手,因松茸的菌丝对温度敏感,直接接触手温易被烫伤,接触铁棍则会冻伤。又比如采好松茸后要将泥土填回原处、且不会将一窝松茸全部采完,便于它后续的繁殖生长。





在金沙河谷的傈僳族自治州塔城县,傈僳族人的每天清晨从烟雾缭绕的祭拜开始。先祭拜家中的佛像,再出门到山上去,山神、水神、达摩祖师洞,散落在村子的不同地点,一一拜过,三四个小时过去,才能安心展开一天的劳作。对当地年轻人来说,无论玉米、青稞,要什么种子去商店总能买到,而对少数年纪偏长的妇女而言,种子是在年年收获时都会优中选优的饱满收获,是要仔细保管、不能被鼠蚁啃食的生产资料,是绣针下的花样,是她们借以连接天地、敬奉神明、传续记忆的精神实体。从另一个角度而言,种子也是她们自己。





在安徽大别山金寨的灵芝种植基地,当地人已在多年间形成一套与自然相适应的法则:培育灵芝需要使用切割下的椴木模仿野生环境,供给菌丝及子实体生长所需的营养,但椴木生长亦需要时间。因此,灵芝种植户需要去和林业部门申请木材许可,并根据当年砍伐树木数量,种上比其更多的椴木,以保证考虑成活率之后依然能维持椴木树林的动态平衡,在稳定种植收益的同时对生态友好。





幅员辽阔的东方土地从不缺少药草,更多的时候它们籍籍无名,长期在药方中作为配角存在。剩余的少数或许为人所周知,如虫草、灵芝之类,也仅限于古远的传说。今天生活在科学时代的人早不再相信“回生”或“还魂”的仙草真实存在,顺带着或许也不相信,生长在遥远的田间地头的植物或真菌,确然蕴含着一种被低估的能量。



麦角硫因,松茸中富含的重要天然分子在人体很多器官组织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参与适应性的细胞保护机制。东边野兽提取松茸的纯净活性,配入菌王面膜霜之中





出生在医药世家的白焱晶毕业于药物化学学科,此后在北大专攻天然药物研究。之后他到日本攻读药学博士,导师的研究方向正是汉方药的资源科学。就读期间,他每年要花几个月时间在国内了解单种药材的资源现状,了解野生状态下的植物样貌、人工种植与栽培情况、市场流通状况、不同产地药材的优势和特点等,再回到实验室做后续的药效研究与工艺开发。


上山下地的实地探访让他对国内的药材资源建立起更为切身的了解,也看到药农与土地的真实关系。他依然记得,在考察川北一处大黄种植基地时与返乡种植大黄的青年的交谈,那是 20 世纪 90 年代,好不容易考上大学、走出深山,眼前的青年却心甘情愿且信心满满地回到家乡多年,怀着笃定与耐心躬身与土地打交道。青年拿出一家日本著名汉方药企的采购合同给他看,讲述从十多年前开始,日方在育种选种、种植技术乃至稳定收购上给到的长期支持,这给了他们长期做这件事的信心。后来经过药学分析,他惊讶地发现,该药企提供的中药样品数十年品质如一,是很多药商远远做不到的。


将整年时间投诸于土地的药农,或许是最为脆弱的工种之一,如遇天灾,一年辛苦全都白费。而如果农民得不到应有收益,就更不会有信心认真种药材,药效和产品稳定性也就跟着打折扣,紧接着,一切继续恶性循环。反之同理。博士毕业后,白焱晶做过研究员,后受邀加入欧莱雅,在国内从零组建功效型原材料的开发团队,并负责可持续发展研发,希望把企业所得利益公平地分享给整个供应链,尤其是处于源头的种植者和采集者。



龙胆为了应对高海拔的低温、高辐射,富集了龙胆苦苷这样抗刺激、抗敏感活性成分。东边野兽的菌王面膜霜中,选用了来自青藏高原的野生龙胆花



然而在一个成熟的欧洲企业,埋藏在功效成分背后的东方文化并不能被真正纳入品牌诉说的重点。离开欧莱雅后,他与同样曾服务于欧莱雅,并在离职后展开创业的 Yisa 碰面。Yisa 希望能找到可被科学转化的、安全有效的东方草药成分,开创一些真正能解决现代人美丽与健康问题的方案; 同时挖掘和关注草药背后的土地、具体的人、逐渐淡去的传统和技艺,再通过品牌的可持续的实践,将它们与现代生活重新连结起来。在巴黎生活多年后回国,经历双向的文化冲击,让她重新思考,是否具有某种根植于东方,但又极具现代性与普世性的理想生活?她把创立品牌当作一场“实验”,去探索“究竟什么才是更好的生活?”的不同解法。 此前在《生活月刊》担任主编的 Dao 也被这个与她同龄的女性描摹起品牌情感价值与肩负文化使命时的状态打动,并决定加入其中:“我记得我们在一个咖啡馆聊起来这件事情,她给我看她那个方案的时候,我就觉得好像跟别的品牌不太一样,你能看到一个比较大的愿景,从我作为一个媒体人的角度出发,这个愿景挺迷人的。”


就这么,一个从名字里似乎就带着诸多矛盾特质的生活品牌“东边野兽”如野兽般诞生,在两年疫情的夹缝里完成积累与铺垫,并于 2021 年底面世。







除白博士作为技术核心的“草本实验室”持续实践对草药功效与产品转化的探索,同样引外界注目、甚至显得更为特别的则是旨在带来更多关于自然、人文与土地想象力的“灵感实验室”。Yisa 和 Dao 延续她们对纸质阅读媒介的偏爱,用实验态度为“蘑菇”做了一本杂志,又为“种子”做了一本。每期会邀请在主题相关领域有创作经历的作者、摄影师、科学家、音乐人和艺术家等参与创作,或就相关话题展开分享与讨论。



东边野兽第二期品牌灵感杂志,以《蘑菇》为题

《蘑 More》是东边野兽品牌灵感杂志创刊号的主题。菌类是最初的灵感 , 代表令人着迷、无与伦比的野性和创造力



从东方到西方,从采茸人的旅程到呵护种子的傈僳族农妇,从对孢子的科学认识,到对蘑菇形态的瑰丽狂想,从为真菌创作音乐,到用种子制作衣裙,从最在地的当下到幻想中的未来,杂志像一个装满灵感的不安分的瓶子,以成熟真菌散发孢子的密度向读者输送着观看与倾听世界的可能,哪怕只是看起来那么微小的,植物甚至微生物的世界。



东边野兽第二期品牌灵感杂志,以《种子》为题



2020 年年底,设计师老姜接手东边野兽的品牌设计。项目进行接近半年,从冬天做到次年夏天。老姜为东边野兽设计了两款主要产品的瓶器,包括红色瓶身的灵芝油与白色罐体的松茸面霜。面霜的罐子有大理石与陶瓷两个版本,扎实且具分量感的罐体材料来自大理石厂的废料与景德镇的废弃陶瓷,经过半手工切割或打碎再铸。挑选材料时,团队主创和老姜一起去往大理石厂,兴奋地在几百种石材中选择出最后用上的几种。



东边野兽松茸面霜,大理石与陶瓷两个版本都是扎实且具分量感的罐体,材料来自大理石厂的废料与景德镇的废弃陶瓷


东边野兽灵芝修护精华油添加了 30% 生物级全灵芝细胞油;灵芝子实体与灵芝孢子细胞中的天然油脂,也是天然药物领域昂贵、提取难度超大的油脂之一



东边野兽坚持用回收再造、质感更好或更耐用的瓶身材料,使用替换内芯也是为了让瓶身包装可被反复利用,从而延缓瓶器进入循环系统的时间。



可替换芯的设计,目的是改变护肤品容器用完即弃的现状



东边野兽扎根于身处的土壤,但并未顺从地接受大众对“东方”的全部概念,而是用实验型的态度赋予它更多可能,在老姜看来这正是它的可贵之处。“它的真诚体现在它是一个观念的连通器,把很多看似对立的观念联系到一起,不做定义,而是欢迎使用者自己去找答案。比如艺术和科技、实验性和原生态、东方的草本与现代的技术,它都会很好地把看起来冲突的观念融合到一起,这就欢迎更多人更友好地进入到观念的碰撞里,消除一些屏障或误解。”



东边野兽洁颜露优选自大理洱源茈碧湖的可食用级墨红玫瑰,生长在年日照长达 2474 小时的国家立法保护的生态种植区,全链路严苛无污染源,种植过程中也不使用任何化肥和农药



2021 年 5 月,Dao 在景德镇参与浮梁大地艺术节开幕,由此认识多媒体艺术创作者 mafmadmaf。她被 maf 在艺术节的作品打动,后顺理成章邀约他为第一期“蘑菇”主题的杂志创作音乐。彼时品牌甚至尚未面世,但基于对内容本身的兴趣,maf 欣然应允。他用自己熟悉的模块化合成器进行创作,用音乐模拟真菌裂变时产生的空间感受,而信号流动的链路本身也恰好契合生物学科背景的他对有机体生长过程的理解。


在被问到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经历中曾得到什么样的体会时,他提及一次在川西徒步的经历,那是一次跟着藏族向导的惊险之旅,在翻过一个陡坡向下走时看到大片的苔藓湿润地躺在绿荫里,一时间有种被山神庇佑的幸存之感。极陡又窄的路途中,时常有必要用手扶住身边的大树以保持身体平稳,直到用手触摸甚至抱住布满苔藓的树干后他才发现,原来看上去棕绿斑驳的树皮,除水汽外是很干净的,摸过它的手和衣服也是干净的。山林内在的自净能力让他感到讶异。


2021 年 8 月,在西北旅途中的摄影师邹洋收到东边野兽的邀请来到维西塔城,与前来考察原料的团队一起工作。品牌没有给他设定明确的要求,而是让他自在感受、随心记录。他们跟着当地人去山林里、去松茸收购点、玫瑰园、豆腐坊还有藏医的家中。在山里,城市的规则不再适用,摩托有时比汽车便利、在猛兽面前装死也可能是求生的绝招。他和曾经是猎人的司机本德约定好,下次再到四月开车进山收虫草的季节,他要跟着拍一部纪录片。但因为今年疫情,尚未成行。他在备忘录里记下,“高原反应是薄荷的味道”,并写道“要与另一棵植物共生,才能良好地生活下去。”



在大别山金寨,东边野兽的灵芝基地,无污染的山区、绿水的环抱和昼夜的温差,成就了灵芝生长的天然条件。灵芝认黄泥土,喝山泉水,长在山脚下近水旁的椴木上,接地气,承雨露



“我觉得做一个产品,不是说你连接的那些药、或者连接着什么很精致的瓶瓶罐罐,它应该也连接着一个世界。如果你真的能连接土地,连接一个遥远的、没有去过的、能够打开自己的地方,如果我感受到的当地的土地、人、味道、食材、天空的云和星星、音乐,都能传递给城市里的人,那就绝了,但我不知道能不能做到。”在他看来,去往陌生地域的最大收获是跳脱惯常的眼光,重新去理解和审视土地上的一切,那便是能量的来处。在他回来后剪辑的西南西北两段旅程的片子里,引用了一句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话:If you look for a meaning, you'll miss everything that happens. (如果你为追寻意义,那么将错失发生的一切。)


2022 年 3 月,持续关注生态农业的撰稿人伍娇也受邀来到塔城,为第二期杂志采访关于“种子”的话题。她向本地伙伴索南的妈妈问询关于种子的信息,并借由一盘桌上的炒米展开关于糯稻留种的话题。前一夜发出的提问,在次日煨桑祭神时勾连起一众当地妇女的思绪,她们纷纷回想起曾经有一种很香的小粒的本地玉米,只是因为容易倒伏和产量不高逐渐被替代,但那小小的黄黄的种子,有很多故事,也包裹着她们美好的回忆。





“你会觉得当地农民一方面很现实,要为生计奔波劳累,另一方面又很浪漫,喜欢吃,喜欢唱歌跳舞。当我去询问种子的时候,其实就和这个村庄产生了互动,撬开他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就像我头一天问他妈妈还有什么老种子的时候,她说想不起,但她晚上做梦就梦到了,当她说起这个事情,她的小姐妹们又引起讨论,唤起她们对老品种的记忆和感情。包括她们煨桑的时候,会在桑炉里放松枝、撒种子、会倒水在松枝上面再燃烧。烟气向上升,应该是和上天沟通的一种方式。种子和水都是她们最基本的东西,她们把最基本的东西奉献给神明,也包含一种虔诚和祈祷在里面。而且她们转圈时一直念念有词,我问她们在念什么,她们说不光是祈祷家里面的人平平安安,而是希望整个世界能够和平,每个人都平平安安。”



云南维西当地人习惯用酥油来滋润和保护皮肤



当地人的愿望让伍娇颇为惊讶。或许他们笃信自己与天地万物的联系,也感受到庇佑和赠与,因此祭拜山神水神,以敬畏面对自然,用仪式去与神明交流,清楚并确信自己的生命正是受万物的支持与滋养,需要时常表达感谢。与此同时,正因她们感到自己是受到支撑、受到祝福的,所以从他们的身上才能感到那种安定的状态,而不会像城市人一般,时常觉得匮乏、焦躁或孤单。



东边野兽持续收集着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中心完全小学同学们对大人世界的好奇提问





在自然环境中得到的治愈与向土地上的人们习得的智慧,不仅被书写在杂志里,也被东边野兽带到不同的城市。它像游牧民族一样,辗转在不同城市的书店或空间落脚,以展览或快闪的形式,将高原的生机、传统、优美与想象力与基于此诞生的产品及背后的人与故事共同展现,鼓励更多人用书写、阅读、思考的方式与“可持续的东方解法”达成有益的连接。一个傈僳族小学生的困惑,可以由一个北京或广州的年轻人予以回应或解答。



今年 1 月,东边野兽的第一场线下展览以草药、植物为题,而构成其装置的主要植物都来源于东边野兽的核心灵魂成分。展览为期 7 天,展览主体植物装置将经历一个 7 天的自然的生长过程,而它的变化状态将被记录下来



与此同时,他们也积极发起更多人关于“可持续”与“公平”的讨论与实践。如果使用大理石切割零料与陶瓷加工成产品瓶身,推行替换芯设计以减少对瓶身的废弃,是在“物”的层面试图减少环境的压力,那么给到双手更接近土地的合作者公平的收益、用技术与经验帮助当地农人有效管理自己的收获或产出、教他们如何制定科学的量化指标以面对或创造一个更规范的市场,则是经济收益之外,能帮助到在地长期发展的举措。



今年 9、10 月,东边野兽在各地策划了“把高原带回城市”草药巡游



在被问及如何判断品牌的可持续行动是否发自本心且行之有效,而非仅是对某种“正确性”的跟风时,Yisa说,发心是唯一诚实的判断依据,尽管很难被外界量化。在行动的过程里,保持西西弗斯一样的真诚、浪漫与勇敢,在前行的过程中看见具体的人与他们具体的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的同时抱持着更为宽容的目光,才能鼓励和欢迎更多有类似愿景的同道中人一同努力,才可能使更大范围的生态向积极处生长。


相比起更早的时候,做一个这样的品牌可能是基于对现实的“不美”或“逐利”的不满,是对市场空白的回应,如今的 Yisa 更愿意思考,如何用“美”转化“在地”的价值,借“物”连接两个时空的人与生活,该如何做才能将那些从土地中汲取到的能量回馈给当地,就像成熟的松茸打开伞盖,向四周散发孢子,将养分反哺给松树那样自然。今年 10 月东边野兽会和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再次走访当地,调研当地尤其是妇女和儿童的生活状况与实际需要,并在之后切实回应那些需要,无论是一支手霜、一件校服,是让当地儿童看见自己身处环境之美与可能性的自然教育,还是让本地人了解并受益的从本地原料、手工艺品到成熟产品的转化,抑或为城市里可能感到缺少意义连接的人群打开某种通往真实土地的通道。



今年秋天,东边野兽将把具有清洁抑菌功能的绿松灵护手霜和滋润保护的金暖酥护手霜送给云南维西当地的孩子们



即便在依然遍布着不确定的土层里,依然怀着培育种子一般的长远心愿,而带着耐心与好奇心去连接、想象、灌溉,使其流动、散发可能性,或许正是它内在能量生生不息的由来。受自然庇佑的人返身关照自然,收到土地礼物的人也愿意躬身倾听土地的需要,弯下腰的动作本身就贯穿了能量的流动与迁转。而因这个契机来来往往的人,在与本地建立关系、理解植物和真菌作为生命存在的过程里,其实也重新理解了自己。





从一颗种子到一片青稞田,从地上的一朵菌菇到地下细密相连的菌丝网络,自然界的所有生长莫不遵循诚实的规则,因饱含养分与想象力的大地从不撒谎。而在土地上发生着的每一场演变,亦诚实回应对当下与未来的追问,吸引着气味相投的同行者。就像山中的小虫子总会情不自禁被散发香气的松茸吸引,再贪婪地咬上几口。


只有经验丰富的当地人知道,那些布满齿痕的松茸,是最珍贵的美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